当前位置:宇宙奥秘探索网 > 历史发现 > 手机访问:m.xcant.net

卫青简介不败由天幸是真的吗

来源:未解之谜网时间:2020-05-20 09:18:10编辑:最记录: 手机版

卫青征伐匈奴取得了极辉煌的战绩,他率军对匈奴的长途奔袭,在历史上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是空前的,这足可证明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众所周知,中原人和北方游牧民族间的冲突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战国时的名将李牧、蒙恬等对匈奴的作战也都是史有记载,而且都是打边境战争或防守为主。这就很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恰在卫青时这个形势变了。

卫青简介不败由天幸是真的吗

有人说是因为汉武帝时的国力空前强盛,强盛是不假,但是和以前对比就会发现,秦始皇时的军事力量和动员能力未必低于汉武帝,但也没能长途行军至草原腹地打击匈奴,而是选择修长城防御。所以,国力强盛只是长途奔袭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条件,更不能解释当时战事中的很多疑点。那么,卫青是为何能够成功的扭转中原对游牧民族的战争劣势呢?

在比较早的时间,中原军队不能出塞进行外线作战,是因为骑兵既不能骑马快速奔跑,又不善于骑在马上作战,这出自一个技术限制:马镫尚未被发明。汉朝初年,除了马镫以外,骑兵马的鞍具已经比较齐备了,这可以从西安杨家湾汉初将军墓中陶俑可以得到证明。骑者俑的双脚钩在马前腿根部,这绝不宜于骑马快速奔跑。

汉文帝时,大臣晁错曾向皇帝说,汉军有五大优势,其五是"下马地斗,剑戟相接"远胜于匈奴。由此可以推论,为了发挥优势,汉军骑兵大约只要可能就会下马地斗,这样才能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其实这是理所应当的,没有马镫,在马上骑不稳,很难和那些一生都骑在马上的匈奴人作战。

而在元朔五年,卫青出塞急驰六七百里,在大草原上以突然袭击方式战胜消灭匈奴右贤王部。看来那时中原人熟练地驾驭战马的问题已经解决,既能长途急驰,又有在马上作战。这时应该已经发明了一种器具,可以使人稳定地骑马急驰和舞刀弄枪。虽然不能排除当时发明了马镫,但更可能是发明了一种马镫的代替品,就是能起稳定骑者作用的物件。这是因为在从考古发掘中,真正马镫出土于十六国时的冯素弗墓中,要比卫青晚近五百年。

这种代替品也许只是在衬托马鞍的垫子(古称为鞯)下缘缀连一个可以踏脚的东西,或者只是在鞯上开个踏脚的洞。如果这种代替品是以皮革或竹木制作的,也不大可能留存至今。既无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实物,是什么样的,完全无法确定。不过,根据卫青部出击方式的突变可以确定,一定有一种可以使骑乘变得稳定的办法,然后,这种装置在几百年中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马镫。

卫青的胜率极高的原因推测

出塞和匈奴作战,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情况一,遇见力量弱于己方可以战败或消灭之敌;情况二,没遇见敌人,或迷失道路;情况三,遇见力量远大于自己的敌军。将军们当然都希望是第一种情况,最怕遇第三种。

有意思的就是卫青一生中七次出塞,每次都是遇到情况一。而同时的将军,如公孙贺、公孙敖、李沮、苏建、张骞等,都曾因随卫青出塞而立功封侯,但在独自率军出塞时却遇到情况二甚至情况三而受罚,甚至"当斩、续为庶人"。李广更是经常遇第三种情况,最后因遇第二种情况而自杀。可见卫青运气着实不错。能单纯归于他有福吗?可是运气都有偶然性,一生中总是运气好,这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中国古代军事家早就知道情报的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用间》中就强调必须"知敌之情"。这样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卫青建立自己搜集情报的机构。不过,这是不大可能的。几年中卫青出塞处由东向西算过去有上谷(河北怀来)、雁门(山西右玉)、定襄(呼和浩特)、高阙(陕西以北内蒙境)等处,即使卫青是汉武帝宠儿,他也不可能在整个北方边境上建立自己的情报网。

另一种可能就是汉皇家有情报机构或其他机构兼有搜集情报的功能,由于汉武帝特别宠爱他这个小舅子,就把最为确切的情报给他,让他从最佳地点出击。这样卫青的"运气"当然会好的出奇。

后来汉武帝更宠爱霍去病,于是卫青的"运气"就下降了,至少不如霍去病。元狩四年,本来安排霍去病由定襄出击,汉武帝又得到情报知匈奴单于在东边,于是,就将霍去病出击点改为靠东的代郡(河北蔚县),而令卫青由定襄出发。此役,卫青的战绩不如霍去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标题:卫青简介不败由天幸是真的吗 - 历史发现
本文地址:/a/19368.html

  • 本月排行

    历史发现推荐

  • 帝王温柔乡!中国历史上十大最美艳后
  • 世界十大最隐秘的巨大宝藏被曝光
  • 墨西哥神秘头骨 疑外星人和人类混
  • 自慰是种罪!19世纪欧洲竟发明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