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宇宙奥秘探索网 > 外星探秘 > 手机访问:m.xcant.net

史上最狂热型UFO发烧友:自费奔波寻找外星生命

来源:未解之谜网时间:2017-10-02 20:02:27编辑:最记录: 手机版

  “之所以被称之为‘不明’,就是因为用目前的一些科学手段无法证明,这也正是UFO之谜的神秘所在,也由此有时被人说为‘伪科学’,甚至被一些人利用,诸如什么能召唤外星人等等。”相信UFO存在的耿兆良说,人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未解之谜,他也经常与国内的UFO研究者进行交流。

  耿兆良表示,目前他已将对UFO的兴趣扩展至所有的不明生物体(即UBO),“如果UFO中确实存在外星人制作、甚至驾驶的飞碟来到地球,那么地球上存在的UBO中,就十分可能包含外星的高级智慧生命体。”对于UBO的研究,耿兆良提倡用“硬接触”法来求证,即人类与外星人进行过面对面接触,双方都能用自己的视觉器官看见对方,而且能有声像等证据来证实,而不是像讲天方夜谭一样。“如果这样的硬接触真发生了,人们就不必还在是否有外星人这个问题上纠结争论。”

  刘慈欣,喜欢看科幻小说的人都应知道这个名字,这个出生于1963年,在山西阳泉长大,供职于山西娘子关电厂的男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连续多年蝉联中国科幻界最具权威的大奖“中国银河奖”,被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文化公司希望将其作品改为漫画,影视公司开始寻求与他合作,还有不少人在其中寻求“哲学”的价值,甚至还有研究生将小说中对宇宙文明图景的假想纳入毕业论文中的讨论内容。

  刘慈欣不是UFO迷,但是他的小说中少不了外星人的影子。他的长篇小说《球状闪电》被称为是展示UFO离奇世界的经典。他在作品中多次描述了不同星际文明接触的故事,并在《三体》中,设想了宇宙文明生存的“黑暗森林”法则,对外星生命存在的“费米悖证”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好的科幻,就是能让你在下夜班的途中,仰望星空。”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刘慈欣说,当年幼小的他偷看父亲的书,那些中国的老书和苏联的故事把他紧紧地按在了现实的地上。于是他曾经无数次幻想过一种文学,“能够对我展现宇宙的广阔和深邃,能够让我感受到无数个世界中的无数可能性带来的震颤。”

  1980年的一个冬夜,一位生活在斯里兰卡的英国人改变了刘慈欣的一生,他就是西方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我看到的书是《2001,太空漫游》。当我翻开那本书,发现梦想中的东西早已被人创造出来。”1999年,短篇小说《鲸歌》被《科幻世界》杂志刊载,这是刘慈欣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从此开始业余科幻之路。

  刘慈欣几乎是非常自觉地,在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与笔下的科幻世界之间划下一道深深的鸿沟。曾经有一次,有个同事对他说:“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写科幻的人名气很大,他的名字竟然跟你一模一样”。而在另一个世界,刘慈欣的粉丝们把他称作“磁铁“,亲切地叫他”大刘”,在百度设了“刘慈欣吧”,在网上建了“刘慈欣群”……刘慈欣就宛如穿上“超人服”穿梭于与幻想与现实之间。

本文标题:史上最狂热型UFO发烧友:自费奔波寻找外星生命 - 外星探秘
本文地址:/a/2964.html

  • 本月排行